經常聽到都市傳聞,冬天特別容易中風繼而有嚴重後果,到底以上說法是否屬實,今天就跟大家作出調查。客觀而言,腦中風及其他急性血管疾病發病率一直逐年增加1,據香港衛生署數據統計,香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在2020年,就有高達3,164宗因中風而死亡的個案1。今日帶大家全面了解腦中風及其預防之道,同時認識保險又如何為不幸中風患者做好萬全保障。
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中風成因是由於大腦動脈被血凝斑塊堵塞或破裂,令大腦某部分的血液供應被中斷。當血液無法輸送氧氣和營養到腦部時,腦細胞便會壞死,導致腦幹損傷影響到身體出現不同中風程度的殘障(例如肢體無力、語言障礙、記憶力減退、半身不遂等),甚至死亡。
中風是港人(特別為中老年人)的一種危急多發病和常見種類病,猶其集中在氣溫下降的寒冷冬天。原因在於溫度變冷,血管收縮繼而血壓負荷隨之增高,出現俗稱因血壓高「爆血管」的中風情況。 同時冬天由於室內室外溫差不小,容易穿過多保暖內衣或過少禦寒衣物,如果體溫過高或過於低溫,都會增加身體血管的壓力。 另外部分長者由於室外低溫外出不方便,選擇窩在家中取暖,但除了看電視、吃飯或如廁走動外,就只剩下睡覺,讓身體感知較弱,往往察覺不到輕微中風的症狀,造成一旦發現已經到了較後發病嚴重階段,故冬季中風數字上較高確有實據!大部份人病發前均無明顯中風先兆,由於中風的影響可極為深遠,如果大家能辨認這些突如其來的「中風警告訊號」,盡快尋找治療,病人的復原機會相信可得以提高,並減低中風的後遺症:
常見「中風警告訊號」要記好︰
•半身麻痺/無力
•說話不清/失語
•面部肌肉麻痺
•視覺模糊/重影
•暈眩
•嚴重頭痛及嘔吐
•失禁
•嚴重者可能昏迷、甚至瞳孔大小不一
要認識中風,不但要瞭解中風成因及其主要風險因素,亦要熟知中風前兆警號,這樣一旦發現身邊人有類似的症狀,就可以盡早尋求協助並接受治療,減少疾病對身體造成的影響,達至更佳的治療效果。
殘障死亡率高
據香港中風基金會數據顯示,中風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約20-25%;約30-40%病人失去自我照顧能力而影響工作,亦較多機會因各種併發症重覆住院。2中風會帶來極度嚴重的後遺症,可能導致 死亡或嚴重傷殘。這些後遺症包括: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言語不清、視野障礙、流口水吞嚥困難、嘴歪、眼斜、昏迷。
經濟重擔
中風除了給身體帶來創傷,巨額的醫療費用更帶來雙重打擊。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公立醫院手術收費雖然較平,但相比私家醫院等候3日,公立醫院醫療等待時間需至少3個月,恐況會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負擔。總括而言,在香港治療中風的費用不應單單著眼於手術費,復康過程如物理治療費用同樣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沒有保險幫助可謂百上加斤,隨時因財政耽誤到最切合治療。
根據中風年齡統計資料指出,患者通常在50歲以上。不過,近年數字顯示患中風年齡有下降趨勢,以下是增加中風機會的因素3,每多一項因素便會越高危,中風機會或中風程度會大大增加:
‧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患者
‧高血壓
‧糖尿病
‧心臟病
‧吸煙
‧過重
‧酗酒
‧高膽固醇
‧曾出現短暫腦缺血
‧曾經中風
如果您曾經中風或小中風,再次中風的機會便很高。年紀越大,中風的機會也增加4,故務必依從醫生指示服食藥品、改善生活習慣如節制飲食,同時提高有備無患的意識,預先認識坊間各式保險組合,為自己計劃未來添置保障計劃,從而一旦不幸患上中風,亦可透過賠償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注意保暖、避免跌倒、及時補充水分
研究指出,突然的溫度變化,會導致體內調節體溫的功能出問題,像是出汗能力下降等,所以有中風危險狀況的人群,例如老年、有三高(高血壓指數、高血脂指數、高血糖指數),或是身體本身較差的人,相對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5。保暖方法五花八門,最容易可為穿搭保暖三寳:圍巾、帽子、襪子/手套,保護好頸部、頭部、手腳。
慢性疾病患者及年老長輩,面對冬季乾燥寒冷時,在家除預防跌倒外,也要按飲食金字塔作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時以保暖壺飲暖水,暖身之餘亦可保護心臟及腦血管健康,避免血液過度黏稠而增加腦中風併發症機率。
中風的最佳搶救時間是發病3小時內5,有助大大提高存活率,當懷疑身邊人中風時,應該保持冷靜,立即撥電「999」召喚救護車,在發病後三小時內送院急救,便可減低中風造成的傷殘,有效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面對中風的「危急時刻」,只要留意到自己或身邊人出現中風徵兆,必須即時送院急救治療,急症科專科醫生會先按患者中風症狀、病歷、身體檢查、心電圖、X光檢查或電腦掃描等測試及資料作出初步診斷。如果無需手術治療,按醫生指示進行即時藥物治療,如需手術治療,則會安排住院及手術治療。
中風治療過程需要各式各樣的開支,其中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般的危疾保險旨在提供一筆過的財政支援,可以靈活運用,可是因醫療科技不斷發展,不時會有新的治療方法,難以預先估計實際的醫療費用,所以一筆過的財政支援未必足以完全應付醫療費用和其他開支。此時,醫療保險便可以發揮作用,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讓您可以安心治療。
相關文章:
備註: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市場上不同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和產品風險各有不同,除了在投保前瞭解清楚自身需要和負擔能力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檔以清楚瞭解保障內容及條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雇員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雇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