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疾病資訊
    目錄
    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6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半月板撕裂是最常見的骨外科疾病之一,每年平均於10萬人中有66人會出現半月板撕裂的問題。1半月板是位於膝關節股骨踝和小腿脛骨高台之間的纖維軟骨。半月板主要功能為吸震、潤滑膝關節和提高膝關節穩定性。半月板對膝關節非常重要,半月板受損可致膝關節受壓增加,加快關節退化。半月板撕裂的治療取決於受傷的程度、位置及受傷原因等,所以及早識別半月板問題並接受治療非常重要。

    半月板撕裂的分類和成因

    半月板撕裂分類

    方向:

    • 縱向(longitudinal)
    • 水平向(horizontal):較難自然痊癒,因為內側邊緣出現撕裂
    • 水桶狀(Bucket-handle)
    • 斜向(oblique)

    形狀:

    • 複雜性破裂(complex tear):多出現於退化性撕裂
    • 水桶狀(bucket handle)
    • 內垂狀(flap)
    • 鸚鵡嘴狀(Parrot beak)

    區域:

    • 紅區(red-red zone):位於半月板的外側⅓,有較多血液循環,位於此區的撕裂大多可自行修復
    • 紅白區(red-white zone):位於半月板中間⅓ ,血液循環較少
    • 白區(white-white zone):位於半月板內側⅓,沒有血管經過,傷及此區的撕裂難以自行修復

    半月板撕裂成因

    1. 膝關節退化

    肥胖、經常需要蹲下、搬運重物或走樓梯容易令膝關節受壓退化,繼而影響半月板。

    2. 創傷

    多數於轉向、跳躍和加減速時受傷,常見於籃球、欖球和羽毛球等運動:

    • 在負重時扭轉膝關節
    • 發力時關節擺位不當
    • 跳起後落地不穩
    • 過度伸長造成旋轉壓力

    半月板撕裂的影響

    在半月板撕裂的同時,膝關節有機會退化。因為不少患者同時會出現軟骨磨損的情況,增加關節承受的壓力,尤其常見於接受半月板切除術的患者。此外,當半月板受傷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肌力和本體感覺去應付日常活動,令另一隻腳的負荷增加,增加受傷的機會。

    半月板撕裂的症狀

    • 膝蓋不能受力,出現俗稱「發軟蹄」的感覺
    • 膝關節出現壓痛點
    • 膝關節疼痛或腫脹
    • 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或進行較大幅度的屈曲

    半月板撕裂的診斷

    當出現上述徵狀,尤其包括發軟蹄的情況便應向求醫,找出導致膝痛的成因。以下為相關診斷:

    • 觀察:患者走路時步姿改變和蹲下時出現困難
    • 理學測試:迴旋擠壓試驗(McMurray Test)和磨削測試(Apley's Test)
    • 磁力共振:準確檢查半月板有否出現撕裂
    • 關節內窺鏡檢查:極少數較隱蔽的撕裂會使用此檢查方法

    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

    半月板撕裂的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和手術,前者適合治療撕裂位置在外側⅓且範圍較少的情況;後者適合半月板修補(meniscal repair)或半月板切除(menisectomy)。

    半月板撕裂的復康階段及運動

    半月板撕裂的復康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術後治療兩種。前者主要透過物理治療減輕患者的不適並強化肌肉以支撐膝蓋。後者的目標是儘快回復活動幅度及減少肌肉流失。半月板撕裂術後復康主要分4個階段:保護、提升活動幅度、訓練肌肉強度和重投運動。

    1. 保守治療

    目的運動
    拉伸(維持30秒,重覆2組)
    • 拉伸四頭肌
    • 拉伸膕繩肌
    強化(做8-12次,重覆3組)
    • 四頭肌:膝部伸直(坐)
    • 膕繩肌:膝部屈曲(站)
    • 臀大肌:拱橋運動(bridging exercise)
    • 臀中肌:蚌殻式(clamshell exercise)
    功能性(做8-12次,重覆3組)
    • 半蹲

    2. 術後復康

    時期運動
    初期(術後首3週)簡單復康運動:
    • 靜止蹬腿(quad sets)
    • 直腳跆腿(straight leg raise)
    • 踝泵運動(ankle pump exercise)
    • 腳跟滑動(heel slides)
    中期(術後約4-6週)
    • 增加活動幅度運動
    • 低阻力單車
    術後7-12週
    • 訓練半體感覺和開始閉鎖式動力鏈運動
    術後第四個月
    • 跑步
    • 半蹲
    • 運動專項訓練

    常見問題

    不需要的,進行手術後愈早開始物理治療效果愈佳,因物理治療包括控制術後腫痛和適合的復康運動,儘早開始活動能保持肌肉的強度。

    李穎怡 物理治療師
    醫結網絡診所的物理治療師,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畢業,已修讀肌內效貼布證書和神經動能療法(第一級) 證書。現為香港空手道初級代表隊成員,能結合運動及物理治療的知識,為病人設計簡單有效的訓練計畫。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4.6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4月網誌讀者限定,以【FWDBLOG】優惠碼投保醫療保險可享首年保費3折!記住保障自己同屋企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