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中醫療法
    目錄
    莫翠廣醫生
    醫結網絡診所的位元堂註冊中醫師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5.0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身上有一個個紅色的小疹?有機會是生汗疹。想知生汗疹與生濕疹有何分別?如何舒緩痕癢?立即閱讀了解!

    什麼是汗疹?

    汗管被阻塞,汗液無法正常排出而積聚在表皮、真皮或皮膚組織中,形成一個個紅色的小疹,針頭般大小,會微突起、粒粒分明,且觸感略帶粗糙,會密集形式呈現出來,顏色上根據症型會有透明、淺紅至深紅色,與濕疹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濕疹疹塊較大,邊界比較模糊不清和常有脫皮情況。位置上濕疹好發在關節內側部位,但汗疹會好發於胸口、背部等衣物包裹的位置。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生汗疹?

    直接從外觀察便已經可知道自己是否生汗疹。汗疹一般位於多汗或被衣服擋住不透氣的部位。例如胸、背、腋下等。

    汗疹形態有4種:

    1. 水晶樣汗疹:位於皮膚最頂層,一粒粒內含透明液體的小水泡腫塊。
    2. 紅色汗疹:位於更深的皮膚層,一粒粒邊界清楚的小紅疹,非常刺痛、痕癢。
    3. 膿泡形汗疹:一粒粒發炎紅腫、膿包明顯的紅疹,比紅色汗疹更痛更癢。
    4. 深層汗疹:汗管在表皮層和真皮層交接處阻塞,扁平隆起的丘疹。

    生汗疹的原因

    中醫角度,外因由風、濕、熱邪(暑熱之邪)外浸肌表,浸淫皮膚而不解引起。內因本身脾胃虛弱,長期濕重不解,濕郁化熱,發於肌表上。

    都市人工作忙碌,飲食習慣差,多食生冷、油炸、辛辣的食物,容易形成濕熱體質,加上香港位於南方、氣候潮濕,內外濕熱的情況下較容易引起毛孔阻塞,形成汗疹。

    此外,夏季天氣炎熱,多汗出,揮發如較差,汗疹出現的機會便大大提高。

    汗疹有甚麼要注意?

    一般無嚴重後果,在溫度下降後自行痊癒。但如癢痛明顯或患處增大、發炎可以找註冊中醫按體質去治療,以免加重情況。

    一般處理恰當都不會惡化,當然本身情況較嚴重或康復比較慢的都不應忽視。一般不會危及性命。

    中醫如何治療汗疹?

    中醫3種常見證型的治療

    風熱型

    疏風清熱為主,宜用消風散加減,即荊芥3錢、防風3錢、蟬蛻2錢、牛蒡子2錢、石膏2錢、苦參2錢、蒼朮3錢、生地2錢、木通2錢、知母2錢、當歸2錢、胡麻仁2錢、甘草1錢。

    濕熱型

    清熱利濕為主,宜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即龍膽3錢、澤瀉3錢、車前子3錢、木通1錢、生地3錢、當歸1錢、梔子3錢、黃芩3錢、甘草1錢。

    脾虛型

    健脾化濕為主,宜用四神湯加減,即淮山5錢、芡實5錢、蓮子5錢、茯苓5錢

    煎藥注意事項

    先將中藥材浸泡於清水中約30分鐘,浸泡後的水不必倒掉,進一步加水,直至水面浸過藥面大約2至3厘米;開始時用大火煎藥,待水沸後,轉用小火,慢煎30至45分鐘;在煎藥期間,將藥攪拌2至3次;煎好後,隔藥渣,將藥液濾出。

    有什麼穴位可以舒緩汗疹?

    穴位位置功能按法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曲手肘的時候以橫紋末端對肘尖的中間點疏風清熱利濕每次中等力度揉按3分鐘,有酸漲感就可
    血海穴位於膝蓋骨上緣內側端上2吋,大腿內側肌肉隆起處補血健脾,行氣止癢每次中等力度揉按3分鐘,有酸漲感就可

    如何預防汗疹?

    • 天氣炎熱時盡可能穿吸汗和透氣的衣物
    • 保持乾爽,出汗後盡快擦汗和替換衣服
    • 避免長時間逗留在極熱極濕的空間
    • 保養脾胃,少食肥膩食物

    常見問題

    莫翠廣醫生
    醫結網絡診所的位元堂註冊中醫師
    讀者好感度(滿分5星)
    5.0
    按此評分
    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emptyStar
    分享文章

    其他人都會睇埋…

    5月網誌讀者限定,以【FWDBLOG】優惠碼投保醫療保險可享首年保費3折!高CP值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