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其中接受大腸癌篩查,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政府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到底適合哪類人士參加?登記方法又如何?大腸癌篩查計劃流程為何?下文將一一解答。
大腸癌在香港的新症數字每年遞增,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在2020年,大腸癌新症有5,087宗。大腸癌亦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在2021年,因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為2,298,佔所有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5.2%1、2。事實上,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治療和康復的效果就愈高。
而「大腸癌篩查計劃」目的就是為沒有病徵的人士進行檢測,從而找出患病的人或有較高風險患病的人,通常是確診疾病的第一步。大腸癌篩查就是在未出現任何大腸癌病徵前,及早發現患上大腸癌的人,以便及早治療3。
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包括結腸、直腸和肛門。多種行為、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下,部分大腸壁細胞異常地增生,形成大腸瘜肉。大多數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瘜肉通常是良性的,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果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周圍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3。
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有3種:「大便隱血測試」、「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根據政府引述資料表示,就目前研究來說,暫時仍未有足夠數據證實哪一種篩查方法較為優勝。
而在3種方法之中,「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只需在家中按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作化驗。不過,這方法卻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
政府建議市民需要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作為檢測大腸癌。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檢測最為清楚,發現瘜肉時更可即時切除,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故檢查前,宜跟醫生商討諮詢,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案3。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參加計劃人士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3。
參加計劃人士必須符合下列資格:
#假如該人士是獲入境或逗留准許而獲簽發香港身份證,而該准許已經逾期或不再有效則除外
*基層醫療醫生會親自接見準參加者,以評估準參加者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最新修訂日期:2022年12月30日)
大腸癌篩查計劃由政府大幅度資助,並沒有設定參加者限額。每次診症獲政府資助280港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
在計劃下接受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如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8,500港元;若無需切除瘜肉,會獲定額資助7,800港元。大腸鏡醫生在提供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時,可向參加者收取不多於1,000港元的額外費用。
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表示大便中帶隱血,而這情況也可因大腸癌以外的其他情況引致。你應與醫生商量作進一步檢查,以確定出血原因。
醫療券不能用作支付額外費用。
政府資料顯示,大便樣本遭化驗室拒絕化驗的常見情況包括: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政府或有關機構最新公布作準。
相關文章:
《【Body Check】醫療保險包唔包身體檢查?拆解5大迷思》
備註:
以上資料由HealthyD提供,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富衛金融為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富衛人壽」)及富衛保險有限公司(「富衛保險」)委任的保險代理商。富衛金融、富衛人壽、富衛保險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富衛人壽、富衛保險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