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計劃(「自願醫保」)已經如箭在弦,2019年4月1日便會出台。大家除了要留心其購買細則,其實它的稅務扣減政策也是吸引大家投保的賣點之一,立即為大家介紹,自願醫保的扣稅方法。
一般的醫療保險,並沒有提供稅務扣減,但政府為了提高巿民購買自願醫保下認可產品的誘因,特意修訂稅務條例,就保費支出提供稅務扣減。自願醫保下設有「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兩類認可產品,在滿足特定條件下,兩者都可以扣稅。
由2019年4月1日起,市民(為納稅人)若為自己或稅務條例下的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就可以申請稅務扣減。每名受保人,每年的最高可作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為8,000港元,而可申請稅務扣減的指明親屬數目不設上限。所以,大家於2019/20年課稅年度就可以申報合資格保費支出作扣稅之用。
所謂指明親屬,即是指您的配偶、子女,以及您或您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姊妹。您為他們購買經食物及衞生局認可的自願醫保認可產品,同樣可以申請稅務扣減。
由於保險公司可根據各自訂立的標準保費表,每年按受保人年齡及性別收取保費,而保費是扣稅額的決定因素之一,換句話說,受保人的年齡亦會間接影響扣稅額。
購買前,記得先跟兄弟姊妹、配偶及父母商量清楚,看看如何購買最「著數」。
扣稅的份額,是以受保人做單位,舉個例:
但緊記扣稅款額是以每名受保人為單位,不可組合使用,每年的上限為每名受保人8,000港 元。即使三份自願醫保的保費分別為5,000港元,6,000港元及10,000港元,當中10,000港元超出了8,000港元的上限,但超出款額不能填補其餘兩份保單的扣稅款額,因此扣稅款額只是 $5,000 + $6,000 +$8,000 = $19,000。
舉個例,假設您年收入為186,000港元,個人免稅額為132,000港元,而並無其他免稅項目。於2018/19年課稅年度,首50,000港元應課稅入息實額的稅率是2%,其後50,000港元的稅率是6%,所以您就要交稅:($186,000 – $132,000 – $50,000)X 6% + $50,000 X 2% = $1,240
如果您為自己買自願醫保而獲得扣稅款額5,000港元,您的交稅金額就會是︰($186,000 – $5,000 – $132,000)X 2% = $980
但如果您為指明親屬購買自願醫保,可得到的扣稅額將會更多。
大家可以見到,幫指明親屬及自己購買自願醫保,可以節省不少稅項,有醫療保障得來又可以扣稅,絕對是一舉兩得。
相關文章:
參考
^如您供養的未婚子女在有關課稅年度內符合下列條件: 未滿18歲;或年滿18歲但未滿25歲,並在大學、學校或其他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年滿18歲,但因身體或精神問題無能力工作。您便可申索子女免稅額。
*首20萬港元入息稅款按2018/19 課稅年度累進稅率計算。以上計算不包括認可慈善捐款、個人進修開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折舊免稅額、居所貸款利息、為獲取物業出租收入而支付的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的扣除項目或其他扣除項目。有關應繳稅款的計算詳情,請瀏覽政府網站或諮詢您的稅務顧問。
上述產品資料以自願醫保下之「標準計劃」為參考,並應以政府不時公佈之資料為準。不同保險公司的自願醫保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文章內容只供參考,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用戶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數據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