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暫未放緩,確診數字每日反覆增加。據世衛指引1,現有的新冠疫苗對Omicron是否有效仍有待商榷,但接種疫苗仍然能夠有效預防重症和死亡,以及對付仍然在全球流行的Delta病毒。如果想知道接種新冠疫苗後身體有否產生抗體,便可透過抗體測試檢測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抗體測試原理是什麼?
常聽到在接種疫苗後抗體水平會提升,這裡泛指的抗體,其實是特別具有化解及減低病毒傳染力,能阻截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中和抗體」1。抗體水平之所以用作為疫苗效果的指標,是因為人體在接種疫苗後會識別到該疫苗所針對的病毒或細菌,繼而產生抗體及免疫記憶2。如果接種疫苗有效,抗體水平便會上升並會在一定時間內發揮保護作用。日後當身體暴露於疫苗針對的病原體,自身免疫系統便會迅速反應對抗,從而防止感染。
目前市面醫療機構進行的新冠肺炎抗體測試,一般會檢測接種疫苗後體內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兩者分別如下5:
| 免疫球蛋白M抗體測試( IgM ) | 免疫球蛋白 G抗體測試 ( IgG) |
---|---|---|
測試方法 | 血液測試 | 血液測試 |
測試抗體目標 | 免疫球蛋白M抗體 | 免疫球蛋白G抗體 |
抗體出現時間 | 接觸新冠病毒的早期階段 | 接觸新冠病毒的晚期階段 |
抗體保護時效 | 短效保護 | 長效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