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來,癌症都是港人公敵;而日常陋習更暗中與癌病合作,無時無刻在各地散播。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香港6大癌症(以大腸癌為首)均與不良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包括吸煙、過度疲勞及精神壓力等,更與飲食及烹調方式有直接或間接關連。
面對挑戰,我們為您透視不同健康危機,貼心提示,一同防患未然。日常應留意以下6點:
1. 油炸、燒烤食品可致癌
頭號敵人大腸癌與飲食有相當關係,尤其是紅肉於油炸或燒烤時,可產生致癌物質;加上紅肉較少膳食纖維,容易引致便秘,令膽汁及膽酸刺激大腸細胞變異成癌。建議減少食用此類食品,同時應配搭高纖食物,有助促進腸臟健康蠕動。
2. 炒餸產生有害油煙
雖然肺部並非消化器官,但食油於高溫煎炒煮炸時釋出PAH多環芳香烴,吸入肺部猶如吸煙,增加第2大害——肺癌入侵風險。因此,廚房應保持空氣流通,減少油煙濃度。
3. 女士慎防脂肪、熱量進擊
肥胖令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加,以致3號壞份子——乳癌細胞加速繁殖;尤其在停經後,脂肪細胞是雌激素主要來源,體胖多可引致乳癌細胞增長。改善方法是少食高脂肪、高卡路里食物,多食高纖食物,並且多做運動,控制體重。
4. 男士亦須防範脂肪與熱量
根據有關研究報告,高脂肪、高卡路里食物都是4號壞份子——前列腺癌影響因素,應減少食用。另一方面,日常進食大量蔬菜,可減低前列腺癌罹患風險。
5. 食物存放不當易生毒素
雖然不少肝癌(5號危險份子)病例與乙型、丙型肝炎有關,但花生、粟米、榖類及腐乳、豆瓣醬等醃漬食品可能滋生霉菌,產生黃曲霉素而引致肝癌。因此應小心貯存食物,並留意是否變味、變質,避免攝取致癌毒素。
6. 醃製食物產生致癌物質
香腸、火腿、煙肉及臘肉等食品於醃製過程中,一般加入亞硝酸鹽成分,烹調時可產生亞硝胺,引致胃癌(6號危險份子)。為您胃部着想,這類食品同樣少食為佳。

改善習慣之後,如何令保障更完善?
健康飲食有助防癌,但萬一患上癌症,應如何應對?公司可能提供一定醫療保障,不過未必足夠。癌症治療所費不菲,例如鏢靶藥物十分昂貴,為家庭帶來沉重壓力。
有效對策之一,是投保全方位癌症保障,作為Top Up。以 富衛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 為例,保障涵蓋原位癌,有助及早診斷治療;並包括全數賠償因癌症住院同手術開支1,仲涵蓋中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諮詢治療2及出院免找數服務3、無索償保費折扣,以及下列要點:
- 保費相宜,合符預算。
- 終身癌症保額高達150萬港元。
- 全方位保障不同階段癌症,原位癌都有保障4。
- 提供多種權益,靈活配合人生不同需要。
現時網上投保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更可毋須驗身,成功投保可保證續保至100歲(下次生日年齡),即時投入健康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備住
- 金額不高於終身癌症保障額限額及每宗受保癌症保障限額。
- 每日一次及每個受保癌症最多20次。
- 需獲富衛預先批核,且只適用於受保癌症。
- 按專科醫生為被保人的癌症期數所作出的診斷,並參考保單條款有關癌症或原位癌之定義
參考
- 衞生署:香港癌症面面觀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告: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
- 癌症基金會:癌症統計
- 幸福熟齡:這些食物易致癌,調整後可降低罹癌率
- 高卡路里
- 黃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