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8 年 1 月 18 日 – 富衛保險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在職港人對生活保障意見調查 》(備註1)的結果發現,近半數在職港人在遇上嚴重意外或疾病、需要停工休養至少兩個月時,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多於半年,甚至有一成人僅能支撐一個月,而八成受訪者單靠薪金維持生活,反映本港在職人士的經濟抗壓力不足。
嚴重意外並不罕見 在職港人應對突發生活衝擊能力成疑
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在職人士遇上嚴重生活衝擊的機會並非罕見,本港20至55歲就業人口約為305萬計算(備註2) ,當中約150萬人在遇上嚴重生活衝擊時,難以維持正常生活水平多於半年;28萬人更只能支撐不多於一個月。而約兩成受訪者或其家人/朋友曾於同一次醫療事件遇到至少兩項對生活構成影響的健康狀況(備註3) 。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助理總監彭嘉麗小姐表示:「根據調查結果,接近七成在職港人(68%)需供養家人,而約兩成(21%)在職人士屬於彈性工作人口,即是其工作屬於兼職或自由工作者(Freelance)。受訪者當中只有四成半人(45%)有購買或由僱主提供危疾保險。超過六成(63%)受訪者認為在考慮選購保險時,能涵蓋未來未知疾病屬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因素;更有超過七成(74%)受訪者認為以對生活構成影響的健康狀況作賠償準則屬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職人士抵禦生活衝擊的經濟能力存在隱憂 健康保障可作支援後盾
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總監謝振國先生指出:「有鑑於泛亞區及香港消費者對健康意識提高及人均壽命延長等因素,富衛保險因應客戶需要,制定健康保障為公司的重點策略,並致力突破傳统保險框架,為大眾提供更多元化和適切的健康保障方案。」謝氏續指:「調查顯示,大眾對嶄新概念的健康保障需求殷切,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保險保障範圍能涵蓋未知疾病屬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因素;而74%受訪者認為以對生活構成影響的健康狀況作賠償準乃是重要或非常重要。」
嶄新危疾保險以生活衝擊為準則 突破疾病清單界限 保障範圍不受時空限制
富衛集團產品定位部主管 Timon Templeton 表示:「富衛不斷優化及開拓嶄新的健康保障方案,以持續回應大眾需求,這包括研究及推出全新概念的危疾保險計劃『生活守護保障』。『生活守護保障』保障範圍除了包括常見的危疾外,更破格就被保人患病、意外受傷,甚至未知疾病對日常生活或健康構成重大影響提供保障,舉例,被保人一旦遇上計劃的『生活守護權益』所列明的四種情況中其中兩種,並連續8星期不能工作,我們便會作出一筆過賠償,以支援被保人應付該等情況下日常生活的所需。」
謝氏補充:「『生活守護保障』將危疾保險的承擔範圍伸延至未知的疾病,令保障不再局限於保險計劃疾病清單內的已界定疾病,能夠與時並進地持續為被保人提供適切的保障,而計劃更涵蓋近年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嚴重運動創傷及妊娠併發症。」
亞洲攀石專家黎志偉於2011年遇上交通意外,導致半身癱瘓。黎氏表示,這場意外令他對保險有更深的體會:「現實生活有不少情況及疾病是不容易定義或分類的,而我的運動員朋友可能遇到的運動創傷,也往往不是保險確認的保障範圍,而『生活守護保障』直接以生活受到的衝擊作為保障準則,對保險而言是一個良好的新突破。」2011年交通意外令黎志偉的運動員及教練工作完全停頓,他卻需要應付醫療及復康費用,孩子亦即將出生,還要繼續供養父母,故此他變賣了他的汽車及物業以支付這些龐大開銷,否則單靠積蓄,只能維持生活一個月。
黎氏表示,在意外發生前他已打算購買保險,卻因為他運動員的工作及經常參與高風險運動,以致保費高昂,及保險條款也相對複雜,因此耽擱了購買保障的計劃。
謝氏深信「生活守護保障」能為大眾提供保費相宜且守護生活需要的保障選擇,他續稱:「雖然大多數人都意識到健康保障的重要性,但卻往往礙於複雜的條款和細則而卻步,延遲了為自己建立保障安全網。富衛的願景是創造保險新體驗,我們一直致力以易明、具透明度,和靈活富彈性的產品與服務令保險更緊扣生活,『生活守護保障』是我們實踐願景里程上的重要一步。」
- 完 -
以上產品資料僅供參考,當中顯示「生活守護保障」的主要特點。有關「生活守護保障」條款和細則的完整說明,請參閱其產品小冊子和保單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