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
儲蓄,是實現每個人生目標的關鍵。但在累積財富之餘,又如何為您的財富提供增值潛力?個人投資固然是為資產增值的途徑之一,但在種種不同因素如市場週期、投資知識和經驗等影響之下投資回報表現可能未如預期理想。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為您提供輕鬆財富增值潛力的方案。
了解更多「兩個夠晒數」是八十年代香港人對圓滿家庭的定義。時至今日,大部份的香港父母都也是「一個起,兩個止」,但在百物騰貴的香港,養育子女,為他們鋪設成長路,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上急速變化的環境,下一代或要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作為父母,給子女供書教學已是最基本的部署。如果養育一名子女需要數百萬元,多於一名子女的家庭,其教育儲備又要如何規劃?
以往部份依靠智商及經驗的工作崗位已漸漸被電腦及機械人所替代,近日有調查指17%的受訪者認為會計或核數師會被取代,其次是分析員及銷售代理。孩子在未來所面對的環境及競爭,或會遠遠超出我們這一代人的經驗所能理解的範疇。 當銀行櫃枱服務員漸漸被各種電子自助理財系統取代、傳統銀行亦競逐虛擬銀行牌照,父母更要為子女作好裝備, 在未來以知識靈活應對變數。
現今的社會,高學歷人士的數量持續上升,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 2016年擁有學士或以上學歷的人口百份比為38.8%;當中具有研究院學歷的勞動人口比例更由2006年的4.1%增加至2016年的6.5%。 另外,我們也不容忽視非本地專才獲准來港就業的情況,據政府資料顯示,2016年非本地專才獲准來港就業的人數達56159人,對比2006年的27740人大幅增長2倍。面對多方的壓力,為未來提升子女在職場的競爭力已是必需。
香港生活指數極高,單就直資中學學費而言,每年需港元4萬至8萬*,如要到海外升讀大學, 學費及生活費可參考下表:
*資料來源:https://www.gotouniversity.com資料根據2019年3月於綱上提供 ,由於各學科所需時間及費用有所差異,故只作參考之用。
即使子女由小學至大學均在本地就讀,也要考慮其他額外開支,例如各種的課外活動、補習班以及遊學團等費用。
相信很多香港家庭也會未雨綢繆,早一步為子女儲蓄教育基金,但當次名的子女來臨時,家長需要更周詳的計劃,才可確保兩名子女也可得到優質的教育。坊間一些增長型分紅保險計劃,便可助投保人爭取長線潛在回報。
假設32歲1 的Thomas與太太為中產家庭,Thomas希望及早為子女做好往英國升學的準備,因此在兒子Calvin出生後已積極儲蓄,現已有16萬美元的儲備作為Calvin的教育基金。當家庭很快便迎來一位新成員,在倍感欣喜之外,Thomas亦同時感到經濟壓力大增,他希望維持現有的生活質素,但同時亦要準備小女兒Carol的教育基金,令兩子女都能享受到同等優越的教育,培育子女成材。所以選擇了投保「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利用產品的「現金提取」功能,幫助子女不同時期的海外升學開支需求。
Thomas利用現有的16萬美元積蓄投保富衛「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分兩年繳付共16萬美元的保費。在Thomas的44歲1 時連續3年每年提取現金2,4,5 5萬2千美元,以供大兒子Calvin升學。在Thomas 50歲1 時,再連續3年每年提取現金2,4,5 5萬2千美元,以供小女兒升學。在Thomas 52歲1 時,保單經提取兩次現金共31萬2千美元後,提取現金後的保單預期總現金價值3,4,5 為35,579美元,可繼續滾存生息,留作自己退休使用。
子女的教育費用高昂,絕對不是一般家庭在數年內可以達成的儲蓄目標,故未雨綢繆正是關鍵,另外,教育儲備為長線儲蓄,追求增長之餘亦要注意風險,才能為子女在充滿變數與競爭的未來,準備充足的資源。
文章內容提及產品特點只為簡要說明,有關產品詳情,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文章內容只供參考,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用戶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數據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儲蓄,是實現每個人生目標的關鍵。但在累積財富之餘,又如何為您的財富提供增值潛力?個人投資固然是為資產增值的途徑之一,但在種種不同因素如市場週期、投資知識和經驗等影響之下投資回報表現可能未如預期理想。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為您提供輕鬆財富增值潛力的方案。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