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3日 | 香港
富衛香港開拓先河,推出「揀易保系列」,包括「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及「揀易保全面醫療計劃」。「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為在職人士提供簡易核保兼保費相宜,如低至每日2港元1的癌症醫療保障作為安全網,並於退休時2可不論健康狀況選擇直接轉換至全面醫療計劃3,更在人生不同階段或轉變時提供多種額外權益如臨時全面醫療保障或豁免保費。
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總監謝振國表示:「根據政府統計處的醫療保障統計數字顯示4,高達51.3%的港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險保障,而16.3%的人士只依靠由僱主或機構提供的團體醫療福利。癌症為香港頭號危疾,佔富衛的危疾賠償達76%5。隨着醫療技術進步,癌症可以及早確診,癌症患者存活率因而上升,目前治療癌症費用高昂,而且漫長。」
謝氏續指:「許多在職人士基於種種理由,如自詡年青力壯、公司提供團體醫療保障或是要儲蓄達成不同夢想和計劃等,卻忽視了個人醫療保障而沒有為自己購買醫療保險。其實除了面對患上危疾風險外,上班一族更忽略在轉工、試用期間及退休時沒有醫療保障的風險等。」
「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除了保費相宜,計劃更為客戶就應付不同階段的需要提供多種額外權益,如非自願性失業、進一步全職進修、工作假期可獲豁免保費1年,就結婚或成為父母延長保費寬限期1年等,期間繼續享有癌症醫療保障。計劃亦加入嶄新的「轉工權益」,讓被保人在65歲前能享有多達三次、每次長達6個月的臨時全面醫療計劃保障,確保打工一族在轉工期間,沒有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障時,可暫時享有全面的醫療保障3。
醫學科技進步 更早發現及治療癌症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臨床腫瘤科曾偉光醫生稱:「現存有效的癌症篩查檢查適用於乳腺癌、子宮頸癌、肺癌、結腸直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研究証明如肺癌高風險人士接受低劑量胸腔電腦掃描(low dose CT Thorax)篩查,當他們被診斷患有肺癌時,有一半機會是肺癌第一期。 而使用胸部X光篩查,只有三成的患者被診斷為第一期肺癌。第一期肺癌的存活率約六成,第三期則只有一成半的存活率。因此相對於胸部X光篩選,以低劑量胸腔電腦掃描作篩查的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會顯著增加。再加上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廣泛應用,現在患有第四期擴散性肺癌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已延長至超過兩年。」
放射科專科醫生劉仲恒醫生指出:「尖端儀器如新一代的低輻射電腦斷層掃描(CT),將輻射量大輻減少,以冠狀動脈造影為例,由從前的10 – 20mSv下降低至0.1 – 0.3mSv,與香港往返倫敦航程的輻射量相若,讓病人可更安全及有效地作出適時的篩檢。又例如高端的1.5T磁力共振儀(MRI)可作全身掃描,攝取影像比舊式儀器更快捷穩定,而且造像額外清晰,可以清楚區分出不同組織,使癌症的偵測率高達九成多,相對一般抽血的癌症指標篩查準確度只有30 – 40%,對於診斷癌症 ─ 尤其早期癌症 ─ 有很大的幫助。」
以相宜保費先享癌症保障安全網 安心追尋理想
富衛的謝振國補充:「年輕一代生活及工作模式不斷改變,希望投放更多資源追尋不同夢想及目標,同時亦面對着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風險,舉例一名大學畢業在職兩至三年的人士年薪約為25萬港元,而治療大腸癌平均一年的醫療費用就高達35萬港元6。『揀易保系列』除扭轉醫保概念外,我們更希望藉此提倡市民,特別是年輕一族,在身體健康時以相宜的保費為自己建立癌症醫療保障安全網;當退休時,可選擇直接永久轉換至全面的醫療計劃,更周全照顧退休後的醫療需要。」
富衛香港推出「揀易保系列」,為在職人士提供簡易核保兼保費相宜的癌症醫療保障,並於退休時不論健康狀況選擇直接轉換至全面醫療計劃。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包括(由左至右)放射科專科醫生劉仲恒醫生、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總監謝振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醫生。
(由左至右)放射科專科醫生劉仲恒醫生、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務總監謝振國、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醫生出席新聞發佈會並解答記者提問。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及旨在描述「揀易保系列」的主要特點,有關條款細則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備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