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很喜歡用「大花筒」來形容年輕人,但現今世代,年輕人不一定是揮霍一族。早前有調查顯示,香港年輕人(25-35歲)中有81%已開始為未來退休作出準備,比率為亞太區之冠(69%)1。 在電子媒體發達的大環境下,年輕人輕易接觸到不同的理財資訊,比上一輩更早意識到財富策劃的重要性,加上香港樓價高企,令時下年輕人對置業理財衍生不同的想法,例如海外置業、畢業前預先申請公屋,甚至租屋至父母65歲才一起申請公屋,想盡方法解決住屋問題。
要置業安居,儲蓄當然是財富累積的第一步,但如何可以將儲蓄越滾越大?調查同時更反映本港年輕群中,近七成已有進行股票投資,遠較亞太地區同輩的比率(42%)為高;而且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達到29%1,亦較區內同輩高出近一倍。雖然本港年輕人的投資觀念比較進取,但傾向投資於單一工具並不是完美的理財策略,定時審視投資組合配置是否能平衡風險也是重要的一環。
坊間較流行以「100法則」來制定不同年齡的投資策略。 「100法則」即是以100減去投資者的年齡,所得的數字可用作投資較進取的投資產品的佔比。 餘下的部分,則可作較穩健的低風險投資產品。
一般來說,年紀愈小,承受風險的能力就愈大,初入職場的打工仔普遍為30歲以下,據「100法則」所定的投資策略可較進取,分配約70%收入用作較進取的投資,剩下的30%可考慮保本產品例如儲蓄計劃。市面上有短期儲蓄保險計劃,例如三連息儲蓄保險計劃,不論市場狀況,保證於3年保障期滿可享保證高達4%期滿回報(以人民幣計算)2,讓您可於短期內獲得穩定回報,增長本金,開展置業計劃第一步。
資歷隨時間增長,30歲過後,收入可能已比早前大幅度增加,但成家立室後責任同時加重,故可考慮分散投資,持較少高風險產品並增持提供固定收益的投資產品有助支付所需的開支,例如供樓或子女教育經費。當選擇長期投資或儲蓄產品時,除回報以外,亦應考慮供款靈活性,富衛的盈聚未來壽險計劃(卓越版),總回報可高達 6.7%3,同時提供靈活定期提取安排,以迎合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富所需,例如置業首期、子女海外升學學費、自己的退休收入等。
理財是我們的終身事業, 定時審視自己的財富組合,從風險與回報中取平衡是當中的關鍵,年輕人的置業夢想第一步都由儲蓄計劃開始,而恒常的儲蓄習慣更是我們人生不同階段的財的財富後盾,更不要忘記儲蓄可以帶來複息效應的威力,更證明愈早開始儲蓄,目標便愈早達到。
相關文章:
參考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