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學年將至,家長或會擔心子女在開學日不願離家上學,哭鬧不停。其實哭鬧背後,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小朋友患上分離焦慮症。今次就讓各位家長了解分離焦慮症的症狀及成因,以及如何為小孩克服開學恐懼。
分離焦慮症是其中一種焦慮症,屬於精神健康疾病。患者一般會在與照顧者分開時,產生過份的恐懼和焦慮,引致情緒失落。年幼的孩子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離時感到焦慮是正常的,但隨年齡漸長仍持續焦慮,就可能是患上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常見於5至7歲的小朋友,若小朋友不肯離家上學,只顧抱着父母哭鬧,甚至大叫起來,便要留意小孩會否患上分離恐懼症。1
如家長發現小朋友開學前情緒有異常,可多觀察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否以下的分離焦慮症症狀1、2:
家長或會好奇,小朋友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症?其實先天遺傳和後天成長環境,都有機會導致兒童出現分離焦慮:
醫學研究指出,焦慮症病人先天的腦神經傳導物會與一般人不同;而遺傳學亦發現,如家族有焦慮症病史,小孩也有較大機會出現焦慮問題。2
兒童的成長經歷及父母的管教方式也有機會導致兒童出現焦慮問題。如果兒童曾經親身或者目擊他人經歷創傷,又或是被告知某些事情是危險的,都有機會令兒童對此產生恐懼。另外,家長過度的保護或控制,會讓孩子依賴父母,分離時更易感到 焦慮。如若父母日常與孩子分離時(例如上班)經常表現出焦慮不安,同樣會加深小孩對分離的恐懼。1
分離焦慮症不一定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如果不及時處理,有機會影響小孩日後的學業及社交,甚至患上抑鬱症,長遠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2不想小孩帶着焦慮上學,就應在開學前與小朋友做好準備,從行為練習及調整思想兩方面讓小朋友學會獨立:
家長們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分離練習,先從短暫的分離開始,並慢慢加長時間。家長可以將子女交由可靠的親戚或鄰居照顧,讓小孩慢慢習慣在外與其他人共處,加快適應開學時跟新老師及新同學的相處。此舉有助子女適應分離,明白離開家長身邊也不會有負面後果,慢慢克服分離恐懼。不過,進行分離練習時,家長記緊要預先告訴孩子將要分開一陣子,不辭而別或會讓他們作過多猜測,加深焦慮。2
家長應鼓勵小孩勇敢面對恐懼,在成功完成分離練習後可給予口頭讚賞或禮物獎勵,讓小朋友自覺「我做得到」,有信心逐步嘗試面對恐懼。1
有分離焦慮的小孩往往會放大了短暫分離的恐懼,因此家長可陪他們一起正視恐懼,引導他們以積極正面的想法取代負面思考模式,甚至是不合理的想法。例如父母在離家上班前,可以先告訴小孩:「爸爸媽媽只是外出上班,晚飯前便會回來,並不是失蹤或者出意外,不用過份擔心」。2
如發現子女拒絕返學,切忌責罵,並應耐心真誠地溝通,了解他們對開學安排感到焦慮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並嘗試一同面對恐懼。父母亦應提早與子女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預告在上學時要分離的狀況,以及有機會遇到的環境轉變,盡量避免他們在開學後碰上突發事件而無所適從。3
除了克服心理上恐懼,也要減輕焦慮對小孩帶來的生理影響。家長平日可多與小孩進行呼吸及肌肉鬆弛的練習,並教導小朋友在焦慮時,可透過這些鬆弛練習來放鬆自己,減輕焦慮帶來的身體不適。2
如果以上的方法並不見效,家長應該盡早帶子女求診及接受評估,並通知學校班主任、駐校社工等相關職員,為小朋友提供適切的支援。
小朋友的分離焦慮症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家長除了要照顧子女的情緒健康外,也應為他們的未來做足保障,縱使家庭有突如其來的變化也可減低對小孩的影響。一份人壽保險能保障受保人若不幸身故後,為被其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庭成員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讓他們毋須擔心痛失摯親後的生活開支,不但保障家庭成員如子女,亦保障整個家庭。
市面上定期人壽保險種類繁多,揀選前宜針對下列重點進行比較:
( 產品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
(「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產品英文名為:MyTerm )
備註:如被保人下次生日年齡為52至 61歲,則最高投保額為200萬港元。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相關文章:
備註: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市場上不同保險產品的、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和產品風險各有不同,除了在投保前瞭解清楚自身需要和負擔能力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檔以清楚瞭解保障內容及條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