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小一入學流程分為2個階段,一為「小學自行分配學位」,二為「統一派位」。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要留意若向多於一間小學提出入學申請,會被取消資格3。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一般會於11月底在該校公佈,如成功獲分配學位,家長須於指定日期親臨學校為子女辦理小一註冊手續。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每年領取及遞交小一入學申請表的時間有別,最新的時間表尚未公布,以下為2021年的日期作參考: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分為2類,第一類被坊間稱為「必收生」,每間學校都會預留約30%的學位予此類學生,只要申請的兒童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其中一人在該校工作,則必定獲取錄。第二類則是「計分類」,學校以「計分辦法準則」每位申請兒童評分,分數較高者可優先獲分配小一註冊學位3。
這類學額約佔學校的20%,小學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3如下:
*在遞交申請表前,家長宜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有關「相同宗教」/「主辦社團的成員」的定義。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假設家長於自行分配學位時以某天主教小學為目標,媽媽剛好在該校幼稚園任職老師( 20分),子女是適齡兒童(10分),又是首名出生子女(5分),加上全家多年來都是天主教徒(5分),就代表會有35分在手,入讀該校機會大增。
「必收生」之所以「必收」,皆因申請小一入學時若符合上述「必收生」的資格,即使申請入學人數超出限額,學校仍可用原本預留給統一派位的學額作填補。故遁此途徑申請入學是「必收」,子女可肯定在該校完成小一註冊3。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如子女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能獲派學位,家長仍可透過統一派位及叩門,增加入讀心儀學校機會,以下是一些選校、填表及小一叩門的貼士。
統一派位分為甲乙兩部,要增加成功率,應先了解兩者的不同:
如心儀的小學位於所屬校網之內,便記得同時填寫在甲部及乙部。由於教育局會在優先處理甲部所有的派位後,才開始處理乙部的派位,家長們若只有一所心儀小學,想提升成功的機會,在填寫甲部表格時,便應只填第一格,留空第二及第三格,然後在乙部時把該心儀小學填寫在第一格。如您在甲部的第二、第三格填上一些次選學校,便有機會因在甲部已獲派往次選學校,而喪失了在乙部再次抽籤的機會4。
如經統一派位也未能成功獲派心儀小學,家長仍可叩門爭取最後機會。想把握機會,除了要留意心儀學校的小一叩門收生學額、叩門日期及安排等資訊,家長亦宜提前準備好以下文件:
6年小學生涯對子女成長至關重要,家長們選校時固然要謹慎,但在為子女未來發展鋪路的同時,或會忽略了自己在子女成長路上也擔當着至關重要的角色,一旦遇上意外或患病而不幸離世,該由誰來應付子女往後的日常開支?
一份人壽保險能保障投保人若不幸身故後,為被其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庭成員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讓他們毋須擔心痛失摯親後的生活開支,不但保障子女,亦是保障整個家庭。
市面上定期人壽保險種類繁多,揀選前宜針對下列重點進行比較:
(產品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產品英文名為:MyTerm)
備註:如被保人下次生日年齡為52至 61歲,則最高投保額為200萬港元。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備註: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市場上不同保險產品的、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和產品風險各有不同,除了在投保前瞭解清楚自身需要和負擔能力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檔以清楚瞭解保障內容及條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僱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