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無疑是對形成個人性格有決定性的影響。家長經常爭論對子女體罰是否遏止不當行為的有效而經濟的管教方法。在美國,73.6%的家長強烈認同或認同在某些時候,打屁股是管教孩子的好辦法。
根據美國兒科醫生學會及大學兒科醫生出版的硏究指出,嚴苛體罰令小朋友長大後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更有可能出現藥物濫用和人格障礙等問題。
打小孩可能阻礙孩子在智商上的發展,因為與挨打相關的恐懼及壓力會影響孩子腦部發展。美國有相關研究人員於4年內先後測試兩個年齡組別的追蹤調查發現,2到4歲之間的孩子,沒有遭受體罰的孩子智商平均比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高出5分,在5到9歲之間的孩子,更有28分的智商差距。
體罰這種「威脅」管教手段,亦降低家長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當子女逐漸長大後,將更難以運用其他正向管教策略。美國兒科醫生學會的發言人Bob Sege博士是防止兒童暴力的專家,他指出,在家中遭受暴力對待的兒童,未來會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們在父母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社會規範,體罰會將孩子對愛與暴力分界的認知混淆。
此外,3歲小朋友如果經常遭受體罰,兩年後的暴力傾向風險會增加3倍。
代替體罰的常用方法包括:
相信體罰的家長須緊記體罰對子女精神經常造成終生的傷害,而且難以逆轉康復,故此應時常與子女維持開放誠懇的對話,鼓勵諒解及尊重。
相關文章:
《[兒童暴力]我家小孩會打人,代表他有壓力? | 富衛香港》
參考
備註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